當水質檢測包檢測出現偏差時,可從排查原因、采取糾正措施、驗證結果等方面入手,以下是詳細介紹,排查可能的原因:
檢測包自身問題
過期或保存不當:水質檢測包有保質期,若超過保質期使用,其內部試劑的化學性質可能發生變化,導致檢測結果不準確。例如,某些檢測試劑在長時間暴露于高溫、潮濕環境中會分解或變質,影響與待測物質的反應效果。同時,未按照說明書要求的溫度、濕度等條件保存檢測包,也會使試劑失效。
質量問題: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不嚴格,可能導致檢測包存在缺陷。比如,試劑的純度不夠、檢測試紙的顯色反應不靈敏等,都會使檢測結果出現偏差。
操作不規范
取樣問題:取樣時未遵循正確的操作流程,可能導致樣品不具有代表性。例如,在取水樣時,沒有充分攪拌水體,只取了表層或底層的部分水樣,這樣得到的水樣不能反映整個水體的水質狀況。另外,取樣容器未清洗干凈,殘留有其他物質,也會污染水樣,影響檢測結果。
檢測步驟錯誤:沒有嚴格按照檢測包的使用說明進行操作,如反應時間不足或過長、試劑添加順序錯誤等。以余氯檢測為例,若反應時間不夠,試劑與水樣中的余氯未能充分反應,檢測結果就會偏低;反之,反應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其他物質干擾檢測,使結果偏高。
環境因素干擾
溫度和濕度:檢測環境的溫度和濕度對檢測結果有較大影響。某些化學反應的速率會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濕度過高可能導致檢測試紙受潮,影響顯色效果。例如,在高溫環境下,一些檢測試劑的揮發性增強,可能會導致試劑濃度發生變化,從而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光線干擾:部分檢測項目需要在特定的光線條件下進行觀察和讀數。如果檢測環境光線過強或過弱,或者存在其他光源的干擾,可能會導致對檢測試紙顯色程度的判斷不準確。比如,在強光直射下觀察檢測試紙,可能會使顏色看起來比實際更淺,從而導致檢測結果偏低。
水樣本身特性
懸浮物和雜質:水樣中懸浮物和雜質過多,可能會干擾檢測試劑與待測物質的反應,或者影響對檢測結果的觀察。例如,在進行色度檢測時,水樣中的懸浮物會使水體看起來渾濁,干擾對顏色的判斷。
特殊化學物質:水樣中可能含有一些特殊的化學物質,這些物質會與檢測試劑發生反應,產生干擾。比如,某些工業廢水中可能含有重金屬離子或其他有機物,它們可能會與檢測試劑發生絡合反應或氧化還原反應,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采取糾正措施
更換檢測包:如果懷疑是檢測包自身的問題,如過期、保存不當或存在質量問題,應立即更換新的、在保質期內且保存良好的檢測包進行重新檢測。
規范操作流程
正確取樣:按照標準的取樣方法進行操作,確保所取水樣具有代表性。例如,在取水樣前,先將水體充分攪拌,然后使用干凈的取樣容器,在水體的不同深度和位置取樣,混合均勻后再進行檢測。
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仔細閱讀檢測包的使用說明書,按照規定的步驟進行操作,包括試劑的添加順序、反應時間、觀察方法等。可以設置一個計時器,確保反應時間準確無誤。
控制環境條件:盡量在溫度、濕度適宜且光線穩定的環境中進行檢測。如果無法滿足理想的環境條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進行補償。例如,在高溫環境下,可以將檢測包和水樣放在陰涼處放置一段時間,使其溫度降低后再進行檢測;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中,可以使用專門的檢測光源進行觀察。
預處理水樣:對于含有大量懸浮物和雜質的水樣,可以進行過濾等預處理操作,去除水樣中的干擾物質。如果懷疑水樣中含有特殊化學物質,可以采用適當的方法進行掩蔽或分離,以減少對檢測結果的干擾。
驗證檢測結果
重復檢測:使用新的檢測包和規范的操作方法,對同一水樣進行多次重復檢測,觀察檢測結果的一致性。如果多次檢測結果相近,說明檢測結果較為可靠;如果結果差異較大,則需要進一步查找原因。
對比檢測:將水質檢測包的檢測結果與專業的水質檢測機構或實驗室的檢測結果進行對比。如果兩者結果相符,說明檢測包的檢測結果準確;如果存在較大偏差,應以專業機構的檢測結果為準,并分析檢測包出現偏差的原因。
相關文章:------------------醫療水質檢測使用芬克檢測包
聯系電話:0755-89641127
聯系手機:15013809846
公司傳真:0755-89641863
電子郵箱:lqyabe@163.com
公司地址:深圳市龍崗區坪地街道高橋社區教育北路82號